國務院總理李強8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,強調要“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,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”。
“這主要基于當前經濟形勢的階段性特征、政策目標的緊迫性以及內外挑戰的復雜性。”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《金融時報》采訪時談到,會議提出“鞏固”與“拓展”的目標,意在鞏固上半年發展的良好態勢,拓展和培育新的增長動力。此次會議在年中關鍵時點召開,既是對前7個月經濟運行的階段性總結,更為下半年沖刺全年目標謀篇布局,要求主動應對,通過政策加力與效能提升,確保“十四五”圓滿收官。
對于下一步做好經濟工作,本次會議也明確了重點工作,提出“要抓住關鍵著力點做強國內大循環,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沖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。”其中,激發消費潛力、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被多位受訪專家視為政策的主要抓手。
持續激發消費潛力
今年以來,我國消費市場總體回升向好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升,已經成為“三駕馬車”中的“第一駕”——在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.3%的同比增速中,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%。
從戰略研究和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,消費的持續擴大與提振不僅關乎短期經濟穩定,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。本次會議特別強調要持續激發消費潛力,也顯示出未來政策會兼顧長短期。當前,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效果仍在顯現,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也有望近期落地。這些都體現了中央促消費、擴內需的決心。未來隨著養老、醫療、教育等社會保障水平提高,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望進一步恢復。當然,從更長期來看,一系列系統性制度安排也必須跟進。
“從根本上看,消費的持續復蘇,根本在于居民‘能消費、敢消費’。”業內專家對《金融時報》記者表示,六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》也將增強消費能力作為政策基石:通過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就業、創新家庭財富管理產品增加財產性收入,從源頭提升消費底氣;同時優化養老、健康保險保障,解除居民后顧之憂。這種“授人以漁”的思路,相較于短期刺激更具可持續性,有助于形成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。
從政策層面看,近日消費領域兩項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公布,疊加前期已經出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,預計消費市場潛力和活力將進一步激發出來。董希淼建議,還應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,支持大力發展首發經濟、冰雪經濟、銀發經濟等新型消費,引領健康、綠色、數字的消費潮流趨勢,更好地滿足廣大居民更多、更高的消費需求,創造出更新的消費需求。
“這些新型消費與傳統消費一起,將為消費市場帶來更豐富的新業態,創造更強勁的新動能。可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,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,持續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和配套政策,為新興消費持續發展創造條件,進一步培育發展新興消費,構建消費增長的‘第二曲線’。”他補充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對《金融時報》記者表示,本次會議要求“加快培育壯大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”正是下一階段消費增長的潛力所在。在其看來,上半年新型消費保持更快增長態勢,設計新穎、價格更具競爭力的時尚消費,以及包括寵物消費、悅己消費在內的“它經濟”快速增長。這表明,無論是商品消費還是服務消費領域,創新正在成為重要驅動力量。為此,建議監管部門在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的同時,對創新型消費給予更多扶持引導,及時提供相關消費基礎設施。
系統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
值得關注的是,本次會議還提到要“系統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”。實際上,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》中也曾提到要“開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”。“有效需求不足是國內大循環存在的最大堵點,內需增長機制不健全,擴大內需還面臨著不少體制機制的障礙,一些行政性管制措施限制多樣化、多層次的消費需求,限制性消費政策仍大量存在。”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日前表示,促進消費關鍵在于尊重消費者自由選擇權,堅決摒棄行政隨意干預居民消費的慣性思維,調整不利于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,全面清理現有不利于消費釋放,尤其是各類限購、限貨、限價等行政干預措施。
尹艷林還提到,健全稅收制度也會助力提振消費。例如,原來消費稅屬于抑制性消費稅,需要推進新型消費稅改革,探索將其轉變為鼓勵消費的稅收政策。此外,優化個人所得稅,包括調整稅率、增加抵扣等,可以增加個人實際收入,有利于促進消費。
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認為,及時清理對消費的不合理限制,是指對現在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限制進行及時清理。關鍵目的就是構建優化消費環境、提振消費信心、擴大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。比如要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社會集團采購,不得變相設置所有制、商戶評級等采購門檻。這些具體的舉措就是堅持問題導向,及時清理那些不合理的門檻和標準,通過深入清理整治各類市場準入壁壘,進一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消費潛力。
此外,也有專家提到,“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”的第二個方面是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”。“對大眾消費場所無事不擾”也是激發消費潛力的一部分,應鼓勵各地區對促銷活動、社區集市、戶外展示、招牌設施設置等簡化審批流程,實行線上即報即辦。以跨部門聯合方式提升監管抽查效率,對大眾消費場所無事不擾。
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
本次會議指出,要采取有力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,結合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,多管齊下釋放改善性需求。
“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明確提出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,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。”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,如果站在做強國內大循環,全面激發消費潛力以穩定經濟,應對全球不確定性來看,房地產作為大宗消費品,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,不僅本身就是消費的大頭和穩定器,而且也是帶動消費的發動機。
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《金融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總理再提“房地產”,釋放了積極信號,進一步明確了“止跌回穩”依然是房地產政策目標,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。“8月初北京已經率先落地優化房地產政策,調整優化限購政策、加大公積金政策支持,預計未來更多城市落地房地產支持政策,本次總理也強調要‘系統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’,住房消費的限制性措施有望進一步調整優化。”她補充,本次提出要“及時回應市場關切,穩定市場預期”,預計中央層面也存在政策進一步發力空間。
會議提及的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,也延續了此前多次重要會議的思路。今年以來,中央已經多次明確城市更新的重要性。“從需求端來看,通過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、降低公積金首付比例、加大購房補貼力度等方式給予多孩家庭更大購房支持,有望降低購房門檻、提高購房能力;同時,給予購買綠色建筑、裝配式建筑等家庭更大的公積金、購房補貼支持,進一步激發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。”陳文靜預計。而供給端來看,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,通過“好房子”引導改善性需求進入市場是重要方式,預計更多城市將建立“好房子”標準,完善計容規則,并通過降低稅費等方式鼓勵企業提供更多高品質住房。